办公系统

常用链接

当前位置:首页  党员之家
党员之家
党的知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时间:2021-03-17浏览次数:1597

党的知识——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会议时间:

1923年6月12日至20日

会议地点

广州东山恤孤院31号

会议背景:

中国的政治、经济状况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二七惨案)惨遭吴佩孚镇压的教训,使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仅仅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是不够的,党应该采取积极的步骤去联合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工人阶级和民主力量的联合战线。

1923年1月12日,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作出《关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关系问题的决议》,认为:中国“独立的工人运动尚且软弱”,工人阶级“尚未完全行成独立的社会力量”;中国国民党是“中国唯一重大的国民革命集团”,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中同国民党合作是必要的。

会议召开: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谭平山、王荷波、毛泽东、朱少连、项英、罗章龙等9人为中央委员,邓培、张连光、徐梅坤、李汉俊、邓中夏5人为候补中央委员,由陈独秀、蔡和森、毛泽东、罗章龙、谭平山(后由于谭调职,改为王荷波)5人组成中央局,陈独秀为委员长,毛泽东为秘书,罗章龙担任会计,负责中央日常工作。

党的三大决定采取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方式实现国共合作,这是当时能够为孙中山和国民党所接受的唯一合作方式。大会解决了革命发展中的这个重要问题,就能够在孙中山这面颇有号召力的革命旗帜下,通过国共两党的共同努力,广泛发动群众,发展革命力量,加速推进民主革命的进程。这既有利于国民党的改造,使国民党获得新生;又有利于共产党走上更广阔的政治舞台,得至锻炼和发展。这个问题的解决,是党的三大的重大历史功绩。

历史意义:

党的三大正确解决了建党初期党内在国共合作问题上存在的重大分歧,统一了全党的认识,正式确定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与国民党进行党内合作的策略方针,使党能够团结一切可能联合的力量,共同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党的三大所确定的建立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策略,促进了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使共产党活动的政治舞台迅速扩大,加速了中国革命的步伐,为波澜壮阔的第一次大革命作了准备。




返回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地址:宁波市机场路1988号 联系电话:0574-87422081 邮箱:jssj@zjbti.net.cn 后台管理登录